就我个人而言,对于罗素的敬重源于他的朴素哲学语言,他确实出版了不少图书,但是他更为人们广泛传播的口碑来源于他一生所做的大量演讲,当然他的演讲后来也被编辑成书,并且成为罗素哲学著作的重要部分。他的演讲和著作语言非常平实,而且大多与时代相关,与时政相关,与人们最现实的生活相关,没有那些个高高在上的所谓哲学语言。说教的东西也很多,但都是以教师的身份进行,而不是以救世主或者圣贤的样子出现。这一点有点像中国的星云大师,他的道场最早就是从报纸专栏开始的,以百姓懂得的语言摆道理、讲故事,最终成为后来的一代佛学宗师。
阅读罗素的语言,非常容易,因为特别的简单易懂,口语化很重。而且他的观点不同时期会是矛盾的,有些人批评罗素的立场摇摆性,但我恰恰认为这是罗素的过人之处,即不断的否定自己,进步自己。更何况人性和人智的基本属性便是如此,即人性导致的结果便是趋于变化的困境选择,问题的关键不是变化,而是变化的方向是什么,即是善还是恶的结果。人智并非完全是代表着智慧,通常会因为环境的变化,或者后天的造就,提升或者下作,不一而论。
罗素是1890年就读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08年被三一学院聘为院士并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后来因为反对英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他被三一学院开除教职。1918年他因反战活动被判刑6个月。周游列国二十多年之后,1944年,他回到英国,重新执教三一学院,一直到去世。
徐志摩远赴英伦,便是因为崇拜和向往,拔腿就来了英国,欲拜罗素为师,可是罗素已经离开了剑桥大学。今天的题目是"遇见——罗素与徐志摩",便是我觉得用罗素的角度去了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或许另有一番趣味和意义。
我今年来到剑桥访学,其中一个心愿也是寻觅罗素的影子,希望可以有不同的体会。三一学院是罗素工作的一个地方,另外一个地方就是罗素生前常去的苹果茶园(The Orchard)。这地方,徐志摩也是有描写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彻斯特,有一处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苹果茶园(The Orchard) 位于剑桥西南的一个小村子 格兰彻斯特,始于1897年,比北京大学的年头还要早一年。那一天,我骑了一个小时的单车,才来到这个有点村的地方,一片不大的苹果园,一片散开的木桌子和绿帆布躺椅,绝对没有照片上的漂亮。一溜谈不上档次却同样挺古老的平房趴着,进屋排队买下午茶感觉有点像吃自助餐,反正是没有任何服务的,与拥有的名气相比还是反差很大。但是,我很喜欢,觉得这才有点像罗素的样子。至于徐志摩的笔下,我想浪漫的想象也不足为怪。
孙伟主席和湘渝早早的就候着了。话题自然是从罗素以及苹果茶园说起,这才知道这茶园的源起并非罗素而是另外一个当时更有名气的诗人,而罗素后来不惜丢掉教职甚至坐牢都是因为这个年轻的诗人。
年轻的诗人是才华横溢的的剑桥学生罗伯特·布鲁克(Rupert Brooke),他觉得校园的气氛太吵因此从剑桥搬到了格兰彻斯特。没想到慢慢的这里就成了才子们聚会的地方,其中除了罗素,还有小说家沃尔芙、诗人托马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他们还一起组建了后来遐迩闻名的"格兰切斯特小组"(Grantchester Group),与伦敦的"布卢姆斯伯里小组"(Bloomsbury Group)相呼应。
罗伯特.布鲁克后来成了英国的著名诗人,苹果茶园也会常常在他的诗中出现。其中,《牧师古宅,格兰彻斯特》中,有这样两行描写:
Stands the church clock at ten-to-three(教堂时钟已过午)
And is there honey still for tea?(尚有佳蜜伴茶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刚刚成为国王学院院士的罗伯特.布鲁克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1915年4月在战场上染疾身亡,年仅27岁。这一噩耗极大的刺激了罗素,罗素后来以更加激进的态度投入到反战之中。因此说,罗素一生的和平主义情结源于苹果茶园,应该是有一定道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罗素曾支持过妥协政策,但是后来又转而支持与纳粹德国作战。因为面对穷凶极恶的反人类纳粹,他意识到希特勒必须被消灭,否则将会给人类文明带来毁灭性灾难。罗素的一生都是和平主义者,他始终认为,任何战争都是罪恶的,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战争是在很多种罪恶中较轻的一种。我觉得,这也算是另一个"罗素悖论",战争与和平之间,除了和平,战争中不会有赢者。
诗人罗伯特.布鲁克的去世,格兰切斯特村教堂将时钟永远停留在差十分三点,以示纪念。苹果茶园的故事也就流传开来,借着布鲁克、罗素、凯恩斯这些名人的声望,一个世纪以来,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政要名流,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的游人们。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