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远扬”的吉田寮(第46天)
- 张家卫
- 2023年10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吉田寮是京大的几幢宿舍楼,寮字读/liáo/,汉语里是小屋、小窗的意思,日本人用起来指的就是宿舍。
吉田寮距离京大的校园不远,京大入口处有几幢新修建的学生宿舍,再往里面多走几步就是“臭名远扬”的吉田寮。
为啥说“臭名远扬”,因为刚一接近这里,扑鼻而来的一定是一股特殊的味道,这股味道由烂纸箱,脏衣服、旧家具、泔水、汗水和成堆的烟头气味还有鸡屎等味道混杂而成,一般人没个思想准备肯定受不了。

吉田寮里永远是昏黄暗淡的灯光,歪歪斜斜的家具,陈旧落灰的器皿,杂乱无章的告示牌,俯拾皆是的空瓶罐,墙上是乱七八糟的涂鸦,地上是满地的纸片塑料袋……
学生们在杂草丛生的小院里养鸡养羊,当年还养过孔雀和鸵鸟,孔雀和鸵鸟好像没了,据说是被他们吃起了肚子里。
有的学生会天天穿着和服,说是要以实际行动来弘扬日本的传统文化,也有的学生醉心于流行文化,在他们脏乱差的食堂里举办各种戏剧、音乐派对和小型的电影节等活动,自娱自乐,据说还有一学生曾经在一只水桶里读书生活,自得自在。

韩教授一边说着,一边在电脑上展示出一些照片给我看,也是一直忍不住地在笑,我就问“学校就没想过要取缔吗?”
韩教授说:吉田寮虽说标榜自由,可他们内部却是有着严格的规矩,每周都要举行会议,有时候甚至要通宵达旦地讨论寮里的大小事宜。每个学期结束时还要召开一次全寮总会,选举议员组成他们的最高决策机构,代表住宿的学生处理有关事务、应对危机。
几年前,校方曾计划拆除吉田寮,认为百年木屋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结果京大的学生们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以示反抗,教授们也声援,最终这吉田寮还是没拆,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所以,从1913年开始,吉田寮成为京都大学完全实行学生自治的学生宿舍,到今天已经有110年的历史了,这几幢现存的最古老木结构学生宿舍,至今仍住着一百多名在校学生,这里还走出过不少历史名人,已故日本小说家梶井基次郎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赤崎勇就是从吉田寮走出来的,李登辉就在这里住过。

吉田寮的宿舍费很便宜,包括水费电费等,每个月大概只有2500日元(折合25加元)。而且,非常平等,只要是持有京都大学学籍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入住,不分性别年龄和国籍。可是申请的条件也挺苛刻,一般人还真申请不上,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也曾经有人在这里住过。
不过,外人眼里的“脏乱差”,在京大是自由的绽放,吉田寮以京大精神的乌托邦形象蜚声海内外。
而选择在吉田寮读书生活的学生们,他们选择的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我行我素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所以,京大是日本最激进也是左派资源最多的大学,没有之一。
【今天是《印象京都》(三),明天续(四)
——张家卫东京百日散记(2023.10.20,第46天)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