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动不起呦(第86天)
- 张家卫
- 2022年1月5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2022年1月6日

从成都乘坐高铁去了趟广安,瞻仰了邓小平故居,圆了一个心思——表达敬意!

今天的散记就用小平的称呼吧,觉得亲切。记忆中最深刻的小平记忆,就是那条朴素的横幅“小平您好”。
邓小平故居的园子里,也卧着一块碑石,上面刻着四个红色的大字“小平您好”。

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1997年2月19日逝世,享年93岁。
小平出生在四川省的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邓小平故居坐落的正是这里。
现在的邓小平故居可是一个大园子,导游员介绍说有3.19平方公里,AAAAA级景区,红色教育基地。景区建设和维护的相当不错,由政府直接管理,员工属于吃皇粮的。

园子里的主要景点有翰林院子、蚕房院子、邓家老井、放牛坪、清水塘、洗砚池、神道碑等,这些地方记忆的主要是小平青少年时期的点滴。

我驻足最久的是图片展室和文物展室,我数了数,有八个部分,分为“革命年代”、“建国时期”、“动乱岁月”、“开创新时期”、“外事活动”、“休戚与共”、“92南巡”、“多彩情趣”等,展出了不少的照片和史料,看起来很熟悉,也亲切。

展厅入口处的大堂,矗立着一尊小平的铜像,后面的雪山以及周边墙壁的白色大理石环境设计非常匠心独运,让人禁不住肃然起敬。

记忆中,让我有如此心动的另一尊雕像,是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中的林肯坐像,也是白色大理石做的。
注意到一个细节,小平自15 岁时候从这里走出来,前往重庆就读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之后,却再未曾回来家乡,回过那座被当地人称为"邓家老院子"的三合院。
邓小平故居的修建,更是在他去世四年后才完成的。

新中国建立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小平曾先后九次回过四川,但每次来去匆匆,却始终没有回广安老家,令很多人不解。
我询问了导游,说法上也是小平恐“劳烦乡亲”,但听着总是不太令人信服。

邓蓉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记载:"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家乡看看,可他就是不让。后来父亲告诉我,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
1986年,小平与67年未曾相见的幺舅淡以兴谈话时,小平感慨"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儿时的美好回忆仅成记忆了。"
这时,幺舅淡以兴问邓小平"为啥不回乡看看?"邓小平回答"我记得离家时,广安只有60万人口,现在有100多万人了,惊动不起呦!"
小平的长女邓林也佐证了这个说法“我父亲说,回去这个找你办事,那个找你办事,太麻烦。”
“小平未曾再回家乡”这个细节,已经成了故事,或许他有其他的更多想法,或许这正是小平的另外一个伟大之处。
对于亿万中国人来说,小平实在是一个无法磨灭的名字.。
1978年12月18日,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小平及与会的领导们除了对特殊时期错误的拨乱反正之外,更作出了一项影响中国未来四十余年发展的伟大战略构想,那便是改革开放。
邓小平故居的展厅里,展示着小平曾经说过的话,他说:
“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这些话,对于经历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我们来说,几乎都到了会背诵的程度,也见证了这些话对于勤劳智慧中国人的巨大激励作用,化为全民族的行动力量,才有了今日之中华繁荣。
骏德汽车是重庆长安汽车的大销售代理商,二十余年聚焦于一件事,那就是专心致志的卖长安汽车。因为专注,对于当下的经济困难倒是拥有了不少的抗风险优势,年销售额可达20多亿元。

火山董事长是我的同学,他们在广安的分公司做的也是风生水起。
聊起小平,聊起改革开放,一样的感怀,一样的崇敬。谈及当下的汽车销售,唏嘘日益恶劣的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坦言芯片卡脖子,国产品牌的长安汽车也生产不出汽车来啊……
安伦先生的标签是学者/企业家,长居上海,1952年生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后又赴美留学,成就和著述颇丰,曾经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企业家理事,还曾经是中国宗教学会的理事和副秘书长。
他熟读诸子百家的主要经典,对于《道德经》尤为偏爱,在阅读万遍以及深入研究诸多版本的解读之后,著作了《老子指真》一书,其中真知灼见,不少是他对于《道德经》的新阐释。

说起小平,一直气定神闲的安伦先生,话开始多了起来。他说从中国历史长河中去回看,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应该是汉文帝。
为了使国家保持和平,有利于发展,文帝采取了韬光养晦的政策。尽量不发动战争,以此来保护百姓。因此四海之内殷实富足,礼仪道义盛行于世。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他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安伦先生认为虽然中国没了皇帝,但是能与汉文帝治国理政的韬略相比,媲美的只有小平一人。
说起文景两帝的子孙汉武,熟读历史的安伦先生说:汉武帝打了一辈子的匈奴,却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他归天一刻,恰是匈奴又一次打进了国门之时。
火山董事长的弟弟王强陪同我们游览邓小平故居。驻足“邓家老院子“故居的正门远眺,可看见一座时起时伏,中高两低的大山,人们称之为“笔架山”。一片田野、一汪清澈的湖水前面,庆祝百年的大红标识立在那儿,已成一道随处可见的风景。

我们还去了广安的邓家湾码头,说小平就是从距离这里不远的渠江东门口码头乘船离开家乡去了重庆,又远赴法国的。我们登上了江尚游轮听风赏景吃鱼,我们还吃了广安美食一绝【麻哥面】。

广安的风景挺美的,看得出大力发展的昔日荣光。问了下房价,开车的小范经理说“房子卖不动了,广安流出的人口多,回来的人少。”
虽是疫情期间,但是前来小平铜像广场表达敬意的人不少。

我也恭恭敬敬的为小平坐像敬献了鲜花,选的是金黄的太阳花。

记得以前曾读过一个网文,题目是《邓小平像一面镜子》,其中写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邓小平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历史的光芒,穿透深邃的未来,时时照射着后人前行的脚步。

——张家卫成都百日散记(2022.1.4第86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