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中国人的心灵|读书分享


作者:张家卫




TWG Tea Club 读书会第109期推荐鲍鹏山先生的书《中国人的心灵》。



鲍鹏山先生的智慧和博学我就不多言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鲍鹏山先生解读孟子的一席对话。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相传为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是孔子之后儒家的重要人物,被称为“亚圣”。


书中描述和解读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辩论: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宣王是一个颇有心机的人,他问齐桓、晋文之事,表面上是在谈历史,实际上却是在借历史表明自己的“所欲”:他要像齐桓、晋文一样成就霸业。


当然,他一定知道孟子是倡“王道”而反“霸道”的,所以,他不能直接与孟子谈“霸道”问题,于是把这种想法打扮了一番,以谈历史人物的面貌出现,若孟子不察他的用意,与他大谈齐桓、晋文,孟子可就上了他的圈套了。


但孟子岂能在这样的地方掉以轻心,对他的真实用心疏忽大意?他看穿了宣王的用心,只一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就轻轻地把对方的招数化解了。


注意,孟子这句话实际上是绵里藏针的。“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云云,实际上是在警告齐宣王:我是仲尼之徒,你拿这个问题问我,是失礼不敬的!


但若话就此打住,语气就太生硬、太冲撞了,双方就僵住了,所以,下面又接以“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好像前面所说的,不是警告,而只是证明自己不能谈(注意,不是不愿谈——孟子就是要巧妙地把不愿谈转化为不能谈)的原因。


但我们知道,实际上这个借口是孟子编造的,仲尼之徒何尝不谈桓、文?就是孔子,也大谈桓、文,《论语》中孔子就谈及齐桓公、晋文公,更多的还谈到了管仲,并以“仁”许之。


这一点,齐宣王也未必不知道,但孟子既已严肃地这样说,他也莫可奈何。孟子化解了对方的进攻后,顺势乘虚而入:“无以,则王乎?”——不能谈霸道了,我们今天谈谈王道如何?把主动权、话语权都抢了过来,孟子的这种做法,倒真有些“霸道”,这正是他的一贯作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同上)


齐宣王当然不甘心就这样缴械投降,在孟子提出“保民而王”的正面主张后,他突然问了一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这句话也是暗含圈套的。


他知道孟子对他的施政方针是不满意的,对他个人的道德评价也是不高的,所以,他问这个问题,内心里一定是在等着否定的回答,他也一定以为等到的肯定是否定的回答,而一旦得到否定的回答,他就可以乘机脱身而去:既然我的资质不能保民而王,我还是逞武而霸吧!


但他万没想到孟子的回答那么干脆利落并且几乎不容间隙:“可。”——一下子就堵住了宣王的退路。


孟子岂是容易落入圈套的?当然,这一声“可”的回答也不仅仅是权宜之计,而是孟子的一贯主张。


主张人性本善的孟子,有一名言,叫“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地方的“可”,也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可”。


当然,这一“可”,不是“行”,而是“可能行”,只是一种可能性,孟子所肯定的也只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


“可”,确实妙也,鲍鹏山先生的解读也妙!


我有一大哥朋友,对于天下大势,天文地理,军情政治均有研究,颇有些纵横捭阖的文公武略。


前日在北京与他聊天,谈及天下大事,他认为俄乌之战即将开打,从而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中国收复台湾就在2022,没有悬念。


问及意义,言拿下台湾将把美国围堵中国的第一岛链端掉,从而将中国的太平洋战略纵深打开。


又问,中国打开战略纵深后,下一个目标是谁?


言南海等东南亚诸国。


我言:再继续往西打就是中途岛、夏威夷,然后直扑美国吗?



朋友大哥抿了口酒未语。


我问,是否考虑到战争的成本及代价?


答:凡大国崛起均以战争为代价。


我说:回看历史,无论是日本、德国,还是曾经称霸的英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包括中国的秦国,其结果又如何呢?我们反对美国称霸,难道崛起的方法就是以称霸回应称霸吗?


席间的另外一位朋友说:如果战争,百姓将回到1978年前的日子。


另外一位同样有文公武略的朋友大哥说“这哥们是不是喝多了。”


我问他的判断,言:前位朋友大哥所言的一切均不成立!


因为有这段现实中好朋友的对话经历,因此读鲍鹏山先生的《中国人心灵》,这一段孟子与齐宣公的对话,感受最深。


孟子是邹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邹县东南人,我去过,没有曲阜的人多,很清净。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王道”“仁政”的政治理论。他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古代民本思想做了最简洁、最经典的概括。


2020年,我的庚子年百日行走,去到温尼伯,去了加拿大人权博物馆(Canadian Museum for Human Rights,简称CMHR),我写了一天散记《反思与对话》。其中,上墙中国人唯一的一位就是孟子。



人权博物馆的一楼展厅,历数了世界人权史上的代表人物,将他们的语录贴在了墙上。我在那里呆了挺久,找到了中国的孟子,也找到了中国人膜拜的马克思先生。

孟子上榜的理由是:“Chinese thinker Mencius says ordinary people are as important”(中国思想家孟子说-普通民众同等重要)。


由此联想到与朋友的对话以及加拿大人权博物馆墙上的孟子,更觉振聋发聩。


与读友分享,警惕!


2021.12.28



36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窄门

Comment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