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不要理他-

已更新:2023年7月12日



阅读张节末先生的《禅宗美学》,读得囫囵吞枣,实事求是的说,我不大喜欢将本来简单的东西掰折了、揉碎了,翻来覆去的要找出点什么秘籍,其实秘笈就摆在那儿——“大道至简”。


我以为,所谓禅宗美学的美,就在于禅宗的“顿悟成佛”——“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简单的说,人人都可自修为成“佛”,而且一言、一观、一行即可见如来。


当然,做学问就要引经据典、精益求精、不吝繁琐,张节末先生等学问家们要做的事令人钦佩,我不喜,也不行。


禅宗经典里有不少被称为“公案”的小故事,书中也有提及,我倒是颇为喜欢,有的还颇有心得。


公案一: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五灯会元》卷十七《青原惟信禅师》


这是青原禅师自述对自然山水看法的三个转变。


第一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未参禅时见的山水为客体,而观者为主体,两者分离。



第二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参禅以后,主体观者开始模糊所见,不再以认知而是以悟道的心境去看山水,于是客体山水就以意象的方式进入到主体观者的心境,不再是原先看到的山水了,而是在参禅者的主观心境和客体视角之间游动镜像,如腾云驾雾一般的纵横驰骋了。


第三步,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看起来是向第一步回归,其实不然,而是已经升华。此时,主体观者的觉悟已告完成(“得个休歇处”),山水被孤离地悬浮于时空背景,观者也停止了认知分析和镜像游动,然而山水的视觉表象依然如故,只是已经转化为悟者“休歇处”的证物。换句话说,观者此时的状态为“空明”而不喜不悲,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波澜了。


禅宗追求的就是个体的某种觉悟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让自己成为佛。


净觉《注般若心经》云:“内观四大五蕴空无所有而得自在,外观十方佛土空不可得而得自在”。意思是说,内观外观所见都是空,只有“自在”才是真如佛性。


公案二:


我在庚子年百日散记第99日,曾经以《砍柴、挑水、做饭》的题目讲了《禅宗公案》中的这个故事:



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你年轻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呢?”师父说:“我就是砍柴、挑水、做饭。” 小和尚又问:“那你得道开悟之后,你又都干些什么呢?” 师父说:“我还是挑水、砍柴、做饭。” 小和尚问:“那有什么区别呢?你活了一辈子也没什么进步啊。”老和尚说:“不对,有进步。我年轻时,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现在呢,我开悟了,我现在砍柴的时候就砍柴,挑水的时候就挑水,做饭的时候就做饭。”


我接着写下当时心得: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这是曾国藩老先生的一句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种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执著行为,我却以为这并非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心态的表达。


老和尚砍柴、挑水、做饭,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行为的延续,事实上是一种心态。纷杂的世界里,如果我们可以将一切手中的活计,都理解为砍柴、挑水、做饭,岂不是世界将变得透明和干净,简单起来……


行走便是以一种砍柴、挑水和做饭的心态走着……


公案三: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拾得问对录》


张节末先生说:


“禅宗的优长更在于它指示人们学着去达到“即烦恼而菩提”的情感境界。一方面说自心清净,另一方面又不避烦恼,也就是慧能偈(jì)中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烦恼中证悟本来无一物的情感之本然状态,做到净染一体,显出那一颗“平常心”。


他又说:


“在王弼看来,圣人与常人一样,也是有喜怒哀乐之情的,只是圣人能做到不为外物所累以至转移了他的本性,因而他固然‘不能无哀乐以应物’,却能运用自己高于常人的智慧(神明),使情感不至随着物欲、名利欲转而失落本我。”


阅读《禅宗美学》,真的没有记下太多的经典语句以及那些牵强附会式的中国美学探研。这一句“随缘消旧业,任运著衣裳,要行即行,要坐即坐,无一念心”的禅宗态度,倒是十分接近庄子,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辈子修为的必修课。



【传承与未来读书会】第188期推荐阅读《禅宗美学》—张节末

2023.7.11

张家卫






14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窄门

Comment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