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张家卫

耳朵里的成都人家(第12天)



早上四点半钟,大公鸡的打鸣声就起了。“喔呜喔”的声音很高昂,在寂静的黑色中尤其显得嘹亮。声音中带着一些男低音的韵律,又好像是特意压着声带,尾音“喔——”也拉的很长,让打鸣声顿时变得悠扬、音乐起来。

我竖着耳朵,看着表针,大公鸡的打鸣声不是特别规律,一段一段的。开始的时候,平均一分钟就会鸣叫一次。然后它要歇了十来分钟,再开始第二段打鸣。时间越往后,它歇的时间就越长,我也就没耐心再去看表了,耳朵也耷拉下来。可冷不丁的它会又来一嗓子,继续它慢条斯理的“喔呜喔”……

小区的院子里,只有一只打鸣的大公鸡,也不知道长得啥样,想必是威风凛凛的五颜六色红或者是身披白缎子的大芦花。小区的蛐蛐可是此起彼伏,自顾各的一直不知疲倦的叫着。

大公鸡打出第一声鸣的时候,我就听见小区院子里有人走动的声音,但无人讲话。好像是有人推出来一架板车,往车上放东西的样子,我猜想或许是有人家起早要去忙活早餐的生意了。


大堂姐家的小区,算是一个老小区,2004年建的,属于锦江区的观音桥社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明珠园,一共也就四栋楼,住着167户。我以前来成都的时候,在这里住过,知道这院子里住的大多都是成都本地的人家。门卫师傅很负责任,街坊邻居的都认识,我随着大堂姐进出,都会热情的打招呼,热情的很。

成都话的发音都很长,绵软的那种,很好听。我听起来却有些费劲,不过还是可以听懂大部分。虽然没学过,也许是血液里的基因带着的缘故,乡音也就变得顺耳多了。就像在成都吃辣,我是真受不了这啥美味都要放辣的吃法,但是端了上来,我却也可以吃的津津有味。看来这“天生”的说法还真是有一些道理。


因为是居家隔离观察期间,因此是不能迈出房门一步的。我认真的研究着我家的文言文老家谱,眼睛没闲着,耳朵也快活起来,凝神屏气间倒是用耳朵听了一回成都的小区人家。

十月初的成都,已经是往深秋的季节去了。白天要热些,早晚的温度却已经是20摄氏度以下了。天也要开始变短了。

六点半的时候,天才开始麻麻亮。却半个小时的功夫,小区院子里的声音就多了起来。有发动汽车的声音,也有自行车的铃声,人走路的声音也多了起来,悠扬的成都话也就会时不时的飘到耳膜里。


不过,声音虽起了,却并不吵杂,像是艳阳天下着太阳雨一样,淅淅沥沥,随着风来来去去,并不定性。我看了下表,七点半了,再一想,国庆长假还没过完呢。声音的不应是上班的人,人家就是早起的人们。

耳朵忽然一激灵,发现大公鸡的打鸣声停了,蛐蛐的叫声也没了。不知道啥时候开始的,鸟鸣声倒是来了,叽叽喳喳,声音还挺大。听起来,不像是只有麻雀一种鸟,鸟鸣很婉转也很响亮,我就不知道是啥鸟了。

大堂姐给我准备了一冰箱的食物,告诉我可以放心的吃一周。我住进来瞧了瞧,禽肉蛋菜、瓜果梨桃、粮油米面真是一样也不少,岂止吃一周,一个月都够了。屋子里的摆设也是精致和用心的很,一尘不染。我想到的每一样东西,都会触目可及,伸手可取,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

今天的早餐,我就取了芝麻汤圆,煮了八个。大堂姐来电话说,一定要蘸着白糖或者芝麻酱吃哈。

天色已经大亮,不停的有各种声音传来。我站在一楼的阳台窗户边,透过大堂姐家的小院子向外面张望,小区的绿化非常好,被高高矮矮的树和花草装点的郁郁葱葱。时不时的就有人走过,算不上人来人往。对面单元的门洞,站着三人,应该是熟人碰到,正在寒暄吧。


我住的三单元应该是正有楼上人家在装修,门口停着一辆三轮货车,车上拉的好像是沙袋和水泥,有工人正在卸车。看到工人将两包沙袋背在身后,也不用手扶,像背着书包一样,我就在想他的背后一定是有一个背架吧。看那沙袋和水泥袋子都不会太轻,但看起来瘦瘦的工人走起路来并不没有步履蹒跚,轻松从容的样子。

刚刚过了晌午,天气一下子阴了下来。本来就被绿树花草遮的有些严实的一楼,光线一下子就暗了下来。我把客厅的吊灯打开,灯是那种金黄的暖色,墙也是淡黄色,屋子里顿时亮堂了起来。

愣神的功夫,外面就传进来劈里啪啦的声音了。雨真的像风一样,或许就是和风一起来的,说来就来,招呼也不打。我竖着耳朵听了下,其他的声音都已经跑了。雨下的急的时候,落在窗户的遮阳蓬子上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好大声响。但过去了那阵子,就只剩下雨的声音深一脚、浅一脚的滴答着,也不知道滴答了多久。

今天,有一个小孩子不知道为了什么,上午被妈妈喊,大声的哭着。听那哭声,我猜想也就是三五岁的样子。哭了不短的时间,有邻居阿姨来劝,后来就没了声音。傍晚的时候又哭了,晚上八点多,天已经全黑了,不知道为啥,小孩子的哭声又传了过来,妈妈的喊叫声也是一句跟着一句。不过,我一直没听懂妈妈究竟在喊些啥。


2017年的时候,重庆拍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做《街坊邻居》。戏里人物说的都是方言,家长里短,看看倒也是挺好玩。百姓的生活其实挺简单,平平安安,有房住,有饭吃,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幸福一生了。




1994年,有一部《我爱我家》,2004年还有一部《杨光的快乐生活》。2005年又有一部《家有儿女》,宋丹丹和高亚麟演绎了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

高亚麟饰演“好爸爸”的形象那年才30岁,现在却也是奔五的人了。近几年他出品了不少大剧,比如《人民的名义》,算是将“国民老爸”的形象转了过来。前年我去北京,与他聊起来中国影视,听起来也都在怀念着过去。

中国小区的百姓环境和生活与加拿大那边确实存在很大不同。加拿大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小区,也没有居委会、物业或者街道办等林林总总的管理或者说服务组织,讲究的是个人管理和个人服务。

加拿大的百姓生活讲究的是安静、恬淡,超级注重个人隐私。也会招呼亲朋好友来家聚会,但是少的很。早上晚上也常有人出来遛弯儿,见了面,更是会招呼,却也就是客气和礼貌,站下来攀谈的很少。

国内的社区就不一样了,特别是老一点的社区,会像大家庭一样。不过,那些新的大楼盘社区,就不一定了。

就我的体验而言,中国的小区更有烟火味,身在其中,感觉很真实,如果没有点家长里短或者说没有点动静,就像是不真实的世界。加拿大追求的是安全、安静、恬淡,还要不被人打扰,彼此恭恭敬敬,真真的相敬如宾。

晚上九点了,小区的路灯亮着,三五孩子走在小区的路上,大声的唱着我根本不知道是啥的歌,竟然好像有点流行歌曲的曲调。跑调的歌声中可以听出他们简单的快乐,也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童年无忌。一会儿,孩子们的歌声就嘻嘻哈哈的走远去了……我的魂儿好像也跟着飞回了童年的自己。

一座城,一个小区,一户人家,需要人去懂得。一颦一笑,每一寸肌肤和呼吸,都是我们体会和描摹的笔触。花开花谢,云卷云舒,万家灯火的景致,藏在心里而非仅仅眼睛中的过眼烟云。一天的用耳聆听,像是读了一本关于成都人家的连环画小人书。

人与城的关系,自然也少不了人与国的情感。太多的景致熟悉了,也有太多的爱恨情仇记下。走了还是来了,便再也不是拿“喜欢”二字简单的说说就行了。


温哥华的人家很美,成都的人家也很美。

其实,无论繁华与否,无论美或者不够美,总放不过的是一份情感,一份对自己家乡截然不同的情感,总有一丝想念让我们倔强的不肯低头。

——张家卫成都百日散记(2021.10.6第12天)







256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entários


​欢迎订阅,获取最新活动、文章:

​小众不小,我们同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