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剑桥华人社区中心,一幢白色的二层小楼坐落在一片新落成的剑桥社区,每逢周六日这里便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虽然已经有21年的历史,却一直朴素无华,温暖的存在着,如同它低调的名字“剑桥华人社区中心”。
前些日子,孙伟主席知道我要离开剑桥,就与剑桥学者论坛的主持人李新教授商量,寻得了剑桥中国中心、《剑河风》杂志等一起,酝酿着做一个活动,听听我的剑桥印象,反思一下剑桥的华人社群,最重要的是为我送行。
去年离开硅谷的时候,硅谷的朋友们做了一场高大上的“张家卫硅谷百日谢别会”,至今难忘。孙伟主席和李新教授说那就再办一场“张家卫剑桥百日谢别会”吧,不一定高大上,却是剑桥风格的亲情相送。
说句心里话,听说了大家的张罗我很感动。讲课或者讲座对于我而言是轻车熟路的事儿,但是有些分享却是终生难忘的。
硅谷谢别的时候李会长和Lily的热情担当我是永远不敢忘记的,一幅幅硅谷朋友们的面孔,还有温哥华、西雅图、休斯顿、洛杉矶飞过来的朋友经常时候会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过。而所谓剑桥百日谢别一事,同样的是自然的不能再自然,如同我们司空见惯的一顿送行酒。因为百日散记,因为坚持分享,因为用心与每一位有缘相见的朋友表现真实,因为毫无保留将自己的一点知识、智慧和孩童般的无邪奉献给他人,便有了“谢别”一说,变成了活动而非“送行酒宴”。
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可以短短三个月时间便相识这么多有缘的好朋友?我一遍又一遍的回答,只要你肯付出真实,你的存在能为别人带来快乐,带来一点点价值,哪怕是一念沉默的价值,便是人间四月晴天了。我们每个人都不缺朋友,如同不缺微信朋友圈一样,缺的是可以让你走心和憧憬的朋友。
一路行走,我以孔子的“性本善”看待别人,以耶稣“人是有罪的”对待自己。其实,我知道孔子和耶稣都不会高兴我的做派,但我以真实示人,我相信圣人们会原谅我的幼稚,我希望可以未来八年皈依正果。
中午,我从伦敦乘坐火车再回到剑桥。下午两点,剑桥华人社区中心便热闹了起来,一幅幅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的面前,倍感亲切。孙伟主席还是一副笑哈哈的模样,站在门口笑迎着每一位嘉宾。李新教授换了一身职业的装束,显得比平日更加靓丽。
邀请来的嘉宾基本都是与我剑桥聊过天或者见过面的朋友,依依惜别便成了寒暄的主题。晓霞教授因为忙碌而错过了与我聊“抗战时期中国学者的海外求学成就”,关姐的ARM教育合作还在等着最后消息,Leon梁总的事业还没聊得尽兴……梁医生带着太太女儿都来了,女儿是伦敦女王玛丽大学的医学系大三学生,赶紧加了微信,约好11号时候再去伦敦找我,我还会在她所在的大学做一个关于管理哲学的讲座沙龙。
活动开始了,现场活动的组织、策划者李新教授作为主持人,首先以非常正式的口吻介绍了活动的来龙去脉,给我做了个剑桥表现的评定,听起来有点像老师给学生写评语一样。其中不少的溢美之词,权当激励,记录于此,留作未来嘚瑟的纪念。
“张家卫教授2018年9月3日从加拿大温哥华来到剑桥,身份是剑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访学期间,除了学术研究之外,他按照百日计划,坚持每天撰写一篇2000-3000字的《张家卫剑桥百日散记》,以他独特的视角和观察,解读剑桥以及英国的人和事,解读剑桥现象和英国现象,旁征博引,发人深思,影响深远,受到大家广泛的欢迎。作为小众行为学的奠基者和商业模式研究专家,他还热心为剑桥和伦敦的创业者、投资者和学者出谋划策,对接资源,两次担任伦敦科技大赛评委,做客剑桥中国中心时政演讲嘉宾,促进英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对话沟通,积极参与公益,是剑桥学者沙龙的联合创办人之一,并被邀请加入李约瑟之友联谊会。
张家卫教授12月13日即将离开英国返回温哥华,并将于2019年1月4日现身温哥华做一场【环球大讲堂】之“2019张家卫跨年演讲”。因此,剑桥华人社区联合剑桥学者沙龙等机构举办今天的“张家卫剑桥百日谢别会”活动,邀请他做一次谢别演讲,演讲题目是“张家卫的剑桥印象和2019展望”。演讲之后,嘉宾好友们自由发言,挥手话别,感恩遇见。”
今天到场的嘉宾朋友有60多人,还有从伦敦专程赶过来的朋友,在不大的剑桥算是不小的规模,剑桥中国中心创办人金朝女士笑着对我说:“张教授的阵仗不小哈!”我连连称谢,都是“感恩遇见”的彼此感召和主办者们的威望使然,当然更是三个月来与大家结下的缘分,又是以特别的方式谢别,自然会是高朋满座。
孙伟主席回忆了与我交往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生活细节和阅读我的文章,认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有颗感恩的心和对生活充满爱。这些充满在字里行间。他还引用了巴金先生”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是因为我有感情”这句话来赞扬我,让我禁不住汗颜和感动。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生活在一个环境中的我们会显得麻木和熟视无睹?“。可能是我们缺少了热情!”孙伟主席号召大家向我学习,更加让我如芒刺背,唯有频频拱手作揖。
最后,孙伟主席又特别赞扬了我每次活动都争先恐后去搬桌子、摆椅子的志愿者行为,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赞,还拿出了一件社区志愿者特有的蓝色T恤衫作为礼物赠送于我。
金朝女士特意穿了一身的红色,表达了喜庆和祝福。回忆了我们的三次会面,回忆了“从美中贸易博弈解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政演讲的成功,回忆了刚刚结束不久的剑桥中国论坛。金朝女士送来了一束漂亮的鲜花,在大家的鼓动下,金朝女士与我拍了一张热情拥抱的照片。
我一直以笑的方式感受着大家的亲情和感动,突然被主持人叫到台前,开始演讲,竟然有些语无伦次,幸而以自己从未公开示人的海员经历聊天,才算缓解了一点尴尬。
我首先将9月份以来的86天《散记》题目以PPT的方式展示给大家,所谓的剑桥印象都是来自于行走和记录,如果说有趣或者说算是“张家卫剑桥印象”,便是因为我从来不写游记而是以某一种灵光闪现的不同角度去解读我的观察,不求权威,只求真实,因此与有缘的阅读者便保持了心意相通。
“剑桥大学为什么可以保持800年的历史而不中断?”“剑桥华人学者、访问学者、华人社群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剑桥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是英国?”……我以抛砖引玉的方式提出了我的问题,再以尽可能短的语言解读了我的观察,引起大家的共鸣。
展望2019,这是一个最难的问题,因为这是大国的领袖们今天都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我以中国过去十年的大事记为背景,推导预言了2019年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战争与和平;二个是冷战和争端。并再次阐述了我的观点,即科技加速度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放慢脚步,“科技主义”正坚定的向我们走来,这才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杀手。
最后,我分享了我的座右铭“黑暗的时候不要忘记光明时候看到的东西,光明的时候不要忘记黑暗时候的恐惧!”
时间总是飞快,要说的话总是说不完。苏里博士关于克伦威尔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湘渝博士娓娓道来了《剑河风》与我的结缘,看似偶然却孕育着必然,文字是一种符号,却也是心意相牵的千里一线。
李新教授代表剑桥学者沙龙送了我一幅书法家石川的字“大展宏图”,送了孙伟主席一幅“海纳百川”。李约瑟研究所梅建军所长虽远在中国,也委托王孝俊教授给我带来了他的感谢信,我穿着李约瑟之友联谊会的专属T恤衫拍了一张照片,从此算是与李约瑟结上了缘。
总是很忙的关姐一直坐在前排认真的听讲,启迪控股(英国)的林总也来了,以院士身份访问剑桥的徐世璇教授亲切的与我握手、拍照留念,刘鹏博士从伦敦开车赶过来,95后剑桥毕业生区宙背着摄影器材从伦敦过来并一直默默的站在最后排拍摄,《散记》中提到的小古、小戴默默的坐在后排以至于我竟然错过了与他们打招呼……
英国已经进入了冬天,下午四点钟天色就开始黑了。温暖一直弥漫着社区中心,攀谈、合影、握手、挥别……大家相约再见!
结束孙伟主席安排的剑桥晚餐之后,赶回伦敦时候的火车已经是十点了,望着窗外偶尔飘过的亮光,我感觉得到这次是真的要说“再别康桥”了。不想说话,随手在手机上记录下这些文字,喜欢这种感觉,因为可以将温暖再重来一回。
前些天,明夷教授写了一首诗送行,就贴在今天吧:
初冬帖之与家卫教授
落叶已被悄悄收藏。灰熊
就要去往北方
剑桥的蛛网,见证了你
的柔情。康河的涟漪
在哲思里荡漾。绿地上的
牛群,有你对传统的向往
一枚澄澈的黄叶
一次智慧的足履
那是上天的恩赐,康桥
的沙龙里,依稀有你对
现代阐释的激昂
谁说经济学家一定在乎收益?
那一篇篇的剑桥散记,分明
有灵魂的启迪
小众,有时候就是大众
我们因麦卡锡而相识,却
对他有着不同的情思
血色黄昏,罂粟花绽放的田野
我们都满斟了一杯浓浓的悲悯
那是东方的忧思,血脉里的
中国情怀。远离
才有更清醒与深沉的睿智
一滴雨,从天空慢慢落下
我们终将离去,我们一定会离去
而剑桥,当我写下这首诗的时候
正张开初冬大大的翅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