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加拿大的感恩节(每年10月第二个周的第一天),尽管身在美国,还是收到了好多祝福,大多是感恩我曾经的"奉献",我也真挚的表达了对于他们的感恩之情......因为,我一直坚定的认为,"奉献和感恩"是一对孪生姊妹,举手投足之间要合拍才行,不合拍子的"奉献"和"感恩"是一对"坡脚鸭"。
无论是研究小众行为学,布道中国式众筹,还是传播小众众筹新合伙人制度,我是必讲"奉献和感恩"的理念,因此常被人冠之以"理念派"的头衔,支持者认为这是个"法宝",不支持者认为这就是一句"废话",或者说是"扯淡"的话,因为这些东西太抽象,属于大道理类的东西,中听不中用。
我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情有独钟,因此对于经济学的关注当属必然。昨天,也就是美国时间10月8号,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理论上的贡献......
评审委员会表示:泰勒将心理学的现实假设与经济的决策制定结合起来,通过探索有限的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结果,他呈现出这些人性特点对于个人决策以及市场结果的系统影响。
评审委员会的这段话稍微显得生涩了一点,但是我之所以必须列在上面,我认为这句话确实是凝聚了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全部,无法再用通俗的语言来概括,因为他的理论涉猎消费者选择、自我控制、储蓄行为和金融领域,我们同样需要有偏好的去加以理解和领会。
比如,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个人均被假设成是理性和自利性的,同时会尽可能的追求最大利益。塞勒认为,这一假设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简化的假设,个体之间千差万别,不可能用一个假设束缚住所有个体的特征。因此,他提出: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自私,只是个非完全的个体。其中原因在于,自利原则并非完全有效,人们会通过合作来产生共赢,甚至会无私的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比如慈善捐赠。
关于这个观点,塞勒早在1988年的《合作》、《最后通牒博弈》和后来的《赢者的诅咒》等文中,就对一观点进行了较为系列的阐述。我觉得如果可以更好的理解"奉献和感恩"这样一个理念,就需要浪费一点篇幅对塞勒的理论进行一点简要的整理和说明:
《合作》:理性、自利的人基于利己主义做出的相互选择,得到的往往是次优选择,而"明智的合作者"才会得到最优的收益;
《最后的通牒博弈》:经济学的模型假设中,人都是头脑冷静、不讲情面、斤斤计较,同时关心财富超过关心公平的人,社会学的模型假设中则认为人都是"老好先生"。事实上,哪一种行为占主导地位并没有那么重要,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更重要;
《赢者的诅咒》:决策者有固定的偏好顺序,但是不同的诱导方法能够改变偏好因素的相对权重,从而产生不同的偏好顺序。或者说,价值和偏好通常是在诱导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行为经济学的提出并非是一个新概念,但是由于此次塞勒的获奖无疑将行为经济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我的理解而言,就是经济学的研究将会更多的关注于大千世界的变化而非一成不变的理论模型,或者说,更多的关注定性的研究而非定量的研究,因为就经济学而言,毕竟是一门实践科学,形而上的空谈理论是没有太大用处的。
比如,就"奉献和感恩"而言,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因为经常时候会出现奉献者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感恩回报,而知恩图报者也并没有得到应该有的"价值回馈"......这样的不同体验很多,因此这句话似乎就变成了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显得曲高和寡。事实上,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有效模式的设计融合在商业实践之中,比如小众众筹新合伙人制度,则这句话就不是空话......因为:"明智的合作者才会得到最优的收益。"
另外一个随着而来的问题是,"明智的合作者"通常占据少数(因为成功者通常是少数),如果按照二八定律的规则,这样的"明智合作者"也就是20%的比例,又怎么办呢?小众众筹新合伙人制度给出了一种方法,比如1029咖啡馆类的平台模式,加入其中就是去寻找语境相同的合作者......因为:"不同的诱导方法能够改变偏好因素的相对权重,从而产生不同的偏好顺序。"
硅谷是这样一个地方,你可以很忙,也可以星巴克发呆......全球已经拥有21000家店面的星巴克在硅谷这个地方更是满眼可见,绝对的"大众"品牌。但事实上,当星巴克1971年在西雅图派克广场开立第一家店的时候,却是绝对的聚焦"小众"(Niche)市场,当之无愧的"小众"品牌!
期待着"小众行为学"20年后可以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2037年经济学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