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论坛,一个很霸气的名字。剑桥有两个中国论坛,金朝女士领衔联合创始的"剑桥中国论坛"是其中年轻的一个。
我参加过2015哈佛中国论坛,规模宏大,印象最深刻的是近期一蹶不振的京东强哥在论坛上用浓郁的苏北普通话发表演讲,发音不够标准但是内容非常提神,记得他说:"现在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经济不会出问题!"我还记得金光闪闪的演讲台子前面竖着的老鹰也是金色的,甚是抢眼。
2018剑桥中国论坛今天开场,我参加了全天的日程,这是期待已久的 一个活动。就我而言,可以用浓缩成一天的时间,亲耳聆听来自剑桥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肤色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创业家和投资人们的现场演讲,聆听他们的观察和实践,亲身感受剑桥的科技和创业氛围,这是难得的好机会。更何况主题是关于英国和中国,恰恰是我剑桥百日的重要问题之一。
论坛地点选在了位于剑桥集市广场的市政厅,闹中取静。早上走进这所古老市政厅大门的时候,我瞟了眼门口低调放置的"剑桥中国论坛"指示牌,脑海中一下子就涌现出了一幅场景:纷纷攘攘的世界之中,唯有我们伟大中国呈现着气定神闲的宫廷般巍峨……
论坛形式如同剑桥的风格一样,百人规模,12张圆桌错落摆在跳空很高,宽敞且古老、气派的大厅,演讲台布置的简约朴素,但是演讲台背后的建筑装饰以及悬下来的华丽吊灯,为论坛增加了不少肃穆的氛围。
论坛的演讲嘉宾合计35人,一半是西人,一半是华人。来宾均是来自政界、商界、学术界的高层人士,西人和华人也是各占50%。用论坛主持人金朝女士的话说,听一听来自东西方不同的声音,碰撞交流,寻找英国和中国的机会。帮助中国了解剑桥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剑桥与中国建立深厚的关系。
论坛的特色,包括高桌晚宴全天仅仅安排了4位主讲嘉宾,其他的观点分享都是安排在2次嘉宾对话环节和4个分论坛模块。时间把握很好,会场气氛轻松但是常有精彩观点碰撞。
第一位主讲嘉宾是剑桥郡商会首席执行官John Bridge OBE DL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剑桥 ——大学与产业合作的典范"。他认为剑桥大学是剑桥经济中最重要的角色,这一点与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同出一辙,而中国的中关村也是以这样的思路建设。不过,中国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大学永远是配角,是四肢之一而非大脑。
第二位主讲嘉宾是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科技参赞蒋苏南先生 ,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中英合作前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用非常之多页的PPT,用数据列表的方式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进步,说明中国在生命科学、量子通信、光伏风电、高速列车等科技前沿领域的排名变化以及对于世界的贡献,同时比较了中英两国的合作优势和挑战。尽管有些统计口径我觉得还值得商榷,但是客观的展现却是非常好的方式,至少比清华胡教授的"全面超越论"要高明很多。
第一次对话嘉宾讨论环节的议题是:剑桥 - 中国合作机会;第二次是:AI和机器学习是否会加速商业进步;第三次是:当东方遇见西方时 – 挑战与包容。
四个分论坛主题主要围绕高科技领域:
智慧城市与清洁技术;
区块链;
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
生物科技。
第三位主讲嘉宾是来自阿里巴巴英国阿里云的UKI&Nordics董事总经理Simone Warren 女士,她的演讲很有Jack Ma的风格,大气流畅,展示了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深度布局以及最新成果。现场介绍了阿里巴巴最新黑科技阿里云ET城市大脑的应用:ET城市大脑已经成为杭州的基础设施,覆盖共420平方公里,可实时指挥200多名交警。在它的帮助下,杭州从2016年全国最拥堵城市排行榜上的第5名下降到今年第二季度的第57名。
说句心里话,听了来自中国企业的黑科技还是很振奋。进入到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氛围一改2017年"厉害了,我的国"的举国亢奋状态,逐渐低调下来,官员们除了例行"发言人"官宣之外,原本声名显赫的企业家们集体失声,几乎再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即使是发布技术也是低调的很……
但凡是有一个什么"京东强哥"类的绯闻,简直是全民声讨,恨不得吐沫星子淹死他,阴谋论更是不绝于耳。俞敏洪先生算是一个很有良知的企业家,我与他不熟,但是北大时候有过交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于中国大学教育的深厚情怀,与我很有共鸣。这次的"红颜祸水"论,我仔细看了他的演讲,其表达的意思和网上曲解的解读完全是南辕北辙,但是为什么会舆论一边倒的穷追猛打?这个社会怎么了?愤怒的网民们难道要把所有偶像级的人物都踩在脚下,才算是人间正道回归?
我注意到2018剑桥中国论坛的发言嘉宾中,几乎没有专程从中国赶过来的企业家或者学者,官员更是不见踪影,所有的华人发言嘉宾都是生活在本地的创业者或者学者,再就是中国企业驻剑桥或者英国的分部或者办事机构的高管,其中包括启迪控股(英国)、火币(英国)等。
上面我仅仅列举了四个分论坛的题目,即智慧城市与清洁技术、区块链、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生物科技,还有一个嘉宾讨论环节是AI和机器学习。其中内容就不展开了,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就剑桥的高科技而言,这五个方面应该属于前沿领域,也代表着2018世界科技的风向标。前些天我去了剑桥科学园(Science Park),我将会在后面的散记中专门介绍剑桥的科技领先。
特别想叨叨一下这个事情,就是这段正陷入低谷的区块链,参与这个环节的诸位专家们给出了正面的憧憬,对于中国政策的摇摆性也给予了他们的解读观点。
著名的Fetch.ai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Humayun Sheikh的观点我颇为赞同:投资区块链技术没有问题,如果你投比特币或者其他虚拟币,那就是投资,与其他金融一样,利益与风险也一样。
火币(英国)、火币全球机构业务总经理Lester Haoda Li说:最近的币值确实波动很大,但是如果你持有亚马逊的股票,涨跌了你为什么就会觉得很正常呢?任何投资都是波浪形起伏的,比特币也一样……
剑桥替代金融中心(CJBS)Cryptoasset和Blockchain技术的研究经理Apolline Blandin说:区块链的核心是分布式账本技术,关键在于系统的建立。(我深以为然,这是我即将发行的小众共识token的初心,正是如此认识)
论坛最后的嘉宾对话环节"当东方遇见西方时 – 挑战与包容"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位现场的嘉宾提出一个尖锐问题:我们今天所有在现场的人都懂得了中国正在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如何包容。但即使就在市政厅大门的外面,比如集市中的人又有谁会知道呢?中国人会知道吗?如果不会知道,那么我们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有意义吗?
随后,论坛主持人金朝女士在闭幕致辞中回答说:剑桥中国中心是一个平台和载体。我们促进成员伙伴间的互动和协作,以剑桥为支点,推动英国与中国的商业关系发展。而剑桥大学独立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前瞻思想,已经形成了科学、技术、应用、产业、投资相融合的创业生态系统,领跑着世界知识传播和尖端科研,推动着全球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享有"欧洲硅谷"的声誉。剑桥中国论坛正是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诞生出来的产品,今天参加论坛的百位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宣传者,真心希望每一位大家都可以将论坛的声音传递到中国,传递到英国,机会就在这里或者那里,不会消失。
这位嘉宾的问题引起了嘉宾们的热烈讨论,其实我的答案很简单:如果没有这些个论坛发出的声音,我们每个人又觉得说了也没人听因而都不说,那么中国怎么会知道真实的海外声音呢?
论坛晚宴安排在剑桥大学皇后学院,我与启迪(英国)副总经理Dr.Shao、ET capital董事总经理Martin Rigby、Dynasty Biotechnology首席执行官等坐在一起,相聊甚欢,加深了我对于一天论坛的印象。其中启迪(英国)80后Dr.Shao关于什么是英国好投资的观点以及中国走势观察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晚宴最后,来自中国长江商学院的助理院长季波博士做了一个演讲,题目是"Unicom or dragon—How to tap into Chinese Market?"(独角兽还是中国龙?如何进军中国市场?)观点新颖,语言朴实,抑扬顿挫,有说服力!
英国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发达国家,因为脱欧也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谋求将更大注意力转向全球国家而非仅仅欧盟,是英国的必然选择,而这样选择的结果对于中国来说是巨大的潜力利好。中美贸易争端以来,中国在高科技和国际人才领域正面临新的挑战,英国是一个好伙伴,尽管成为好伙伴的过程并不会轻松,同样需要中国人的"小平"式智慧。
晚宴中间,坐在我旁边的ET capital董事总经理,67岁的Martin Rigby先生知道了我的年龄之后,问我是否还会记忆到文革,接着又问我如何评价中国的文革,我犹豫了一会说"我觉得不会再发生,因为中国人都很痛恨它!"
Comments